這是記者在1974年3月10日拍下的二戰最后一位投降的日本軍人小野田寬郎向當地的菲律賓駐軍投降的鏡頭。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小野在菲律賓孤島上又頑固的進行了29年的游擊戰。
圖為小野田寬郎向當地的菲律賓駐軍投降。
1944年12月17日,上司谷田命令23歲的小野田在盧邦島開展一場針對美國人的游擊戰。1945年2月28日,美軍在盧邦島登陸,大部分的日本士兵不是投降就是戰死。小野田把剩下的人分成小組,同伍長島田、上等兵小冢金七、一等兵赤津三人一起隱人叢林,繼續頑抗。
每天清晨,小野帶著三名士兵爬上山峰,對著旭日敬禮,并繼續著他的戰斗。他的策略非常清楚:他無法占領整個島嶼,但是,他可以讓島上的菲律賓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因而產生一種無所不在的恐懼,在這個意義上,他就成了整個島嶼的統治者:這正是游擊戰的最高目標。
他會突然的出現在村落,射殺當地農民,然后躲入山林。有幾十個農民在收成香蕉時,無端的被他們殘酷的槍殺。這29年的頑固抗爭中,他們共打死打傷超過130名菲律賓人,包括士兵、警察和平民。
小野等人保持著不斷移動的戰略,以防被捕獲。在漫長的雨季,他們就扎營,因為沒有人會在雨季上山。他們偷竊當地居民的食物,偷雞,殺水牛,捉野兔,吃蜥蜴,他們甚至將保存曬干的香蕉充當干糧。在他們藏身之地,墻上掛著『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標語,還有刻在香蕉葉上的天皇肖像。
1974年3月12日,52歲的小野田寬郎回國時,還被日本一些右翼民眾奉為所謂「英雄」,受到追捧。
他回國后,日本政府本來打算給小野100萬日元的慰勞金,但被他拒絕,后來他就把這筆錢捐給靖國神社。他還拒絕與首相和天皇的會見。他的自傳成了暢銷書,書名是:《絕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戰爭》。
小野由于長年與社會脫節,始終活在1944年,回國后表現出了巨大的不適應。半年之后就和其兄長移居巴西,在那兒買了一個大牧場,開發1200公頃土地,養有牛1800頭。圖為:晚年時的小野。
1996年5月21日,小野田寬郎重返故地,重新來到這個生存了29年的菲律賓孤島。一位當初被他所射傷的農民,81歲的Tria,接受了74歲的小野田的擁抱。他捐出了一萬美金給當地的學校當獎學金。
晚年,他對現代日本經常發生的兇惡少年犯罪感到心痛?!笧榱俗鎳?,想要教育出健全的日本人」,他開設了野外生存訓練營」小野田自然塾「,教育日本青少年。小野田寬郎2014年1月份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