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占了我國大片領土,但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當時日本究竟侵占了哪些地方,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小編就細說細說。目的是不忘國恥,珍惜現在。
首先要說明下,在抗日戰爭之前的1895年4月,清朝政府被迫在日本馬關簽署《馬關條約》,臺灣和澎湖就被割讓給日本。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則占領了如今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河北、內蒙古絕大部分地區。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抗戰勝利,日本曾占領了中國26省1560余縣市,侵略面積竟達660余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半個多中國!
一、全省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臺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二、部分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征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云南省。
1.河南?。?8.5%淪陷)
2.山西?。?8.2%淪陷)
3.安征?。?1.9%淪陷)
4.浙江?。?8.6%淪陷)
5.綏遠?。?1%淪陷)
6.廣東?。?0.3%淪陷)
7.湖北?。?9.3%淪陷)
8.廣西?。?8.6%淪陷)
9.湖南?。?8.4%淪陷)
10.江西?。?3.5%淪陷)
11.福建?。?8.5%淪陷)
12.貴州?。?.8%淪陷)
13.云南?。?.3%淪陷)
三、直轄市(6個直轄市淪陷5個)
抗戰期間,中國先后共設立了6個直轄市,分別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和重慶市。其中只有重慶市沒有淪陷。
四、未淪陷的省份
在半個世紀的對日戰爭中,中國只有8個省份1個直轄市(重慶)沒有落入日寇之手。這8個省份分別是: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
需要指出的是:雖說很多城市被日軍侵占,但城市周邊廣大的農村地區日軍并不能有效占領,這些廣大地區的人力物力大部分還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正是廣大的敵后根據地和敵后戰場成為以后最終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