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興替鏡公眾號xingtijing,更歡迎大家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評論方式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篩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盡解答成文章(404問題除外,你懂的),讓30萬愛好趨同的人感受到你的腦洞。參與方式:留言欄中的輸入#縱論#
關鍵詞:明治維新、日俄戰爭、武士道精神、波波莎沖鋒鎗
在很多抗戰劇中都有這樣的鏡頭:日本士兵端著三八大蓋步槍,而日本軍官則是腰間佩戴著軍刀。這一情況并不是杜撰,而是真實的歷史。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什么級別的日本軍官才有資格佩戴軍刀?其實這個問題很復雜,因為每個時期各不相同,到了二戰后期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
一、日本軍隊的軍刀曾經出現了華而不實的情況
日本軍隊的軍刀有點類似日本武士的武士刀,這和日本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有關。其實日本武士刀的原型是中國的唐刀,只是這種制作技藝我們已經失傳了。日本在大名割據時期也沒有什么統一的格式,直到大政奉還之后,日本才開始了明治維新運動。日本在各個方面學習西方,甚至也包括軍隊建設。在海軍方面,日本學習世界最強的英國。在陸軍方面,則先學習法國,后來學習德國。當時歐洲各國軍官都喜歡佩戴長刀或者長劍,日本也深受影響,從1885年開始為全軍軍官配發長刀。當時日本軍隊沒有多少人,因此這點錢還是花的起的。但日本與西方國家存在一個認知誤區,日本軍官講究身先士卒,那種華而不實的軍刀并不好用。與之相比,歐洲軍官們主要用軍刀用于裝飾。
正是由于使用上差異,造成了一個坑爹的局面。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軍官揮舞著歐式軍刀帶隊沖鋒。短兵相接的過程中,普遍士兵上刺刀就可以了,軍官們只能大唿救命。原來那種歐式軍刀非常不適合作戰,而且容易彎曲、折斷。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軍隊有逐漸取消了軍刀的配置。在明治天皇時期,是軍官才有資格佩戴軍刀。在關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紀錄片中,都出現了關于日本軍刀的記載。由于軍刀不好用,有的軍官甚至開始使用士兵們配發的刺刀。但到了大正天皇時期,軍刀從日本軍隊消失了。在歐洲各國,軍刀作為一種落后的武器已經退出了現役部隊。萬萬沒想到,軍刀這種東西在日本軍隊竟然上演了起死回生的一幕。
二、到了戰爭的后期,軍刀需要軍官自己掏錢定做
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彌漫著法西斯主義。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提倡所謂新的武士道精神,按照這一邏輯,所有的軍人都應該效仿古代武士。1934年,日本軍隊再度推廣軍刀。這次軍刀的類型不再是西方模式,而是類似于之前的日本武士刀。請注意,這次的配發規模很大,按照日軍標準,所有的軍官和士官都有資格配發軍刀。只是各個級別的軍刀樣式不同罷了,所以說當時不要以為戴著軍刀的就是軍官。起初日本只有幾十萬軍隊,配發軍刀的費用還負擔得起。但隨著戰爭的爆發和全面擴大,日本原來的那點部隊明顯不夠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軍部開始大規模征兵。由于征兵規模實在太大,日本軍方無力為所有的軍官都配發軍刀。
到了最后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日本高層要求軍官們自己攜帶軍刀上陣。那些家底單薄的軍官只能隨便買一把了事,而貴族出身的軍官則通常佩戴那種祖傳武士刀。當時從軍官佩戴方面就可以看出家世背景,順便說一下,直到今天日本軍官的軍服都是要自己花錢定做的。認真的說,無論是什么樣的軍刀,哪怕是天皇御賜軍刀都失去了發揮的空間。在二戰時期,主要軍事強國都開始進入速射武器時代。美軍和蘇軍都裝備了大量的沖鋒鎗和半自動步槍,他們根本不會與日軍進行白刃戰。日本軍官揮舞著軍刀沖鋒,其結果只能是被子彈打成馬蜂窩。日本軍隊的武器水平并不高,基本上處于20年代的水平。